今年全國各地的天氣有點“出人意料”,一秒入冬和一秒入夏之間來回切換,這種天氣的切換讓空調銷售旺季提前啟動。但是,相較于空調企業往年4月“開門紅”的促銷活動,今年的空調市場卻出現了非常大的變數。
自3月中旬到4月,海爾、美的、格力空調先后宣布調整產品出廠價格,另外還有奧克斯方面也將空調價格上調3%~5%不等。原因就是受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,隨著銅、鋼鐵、塑料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居高不小,家電終端產品已經“漲”聲一片。
供給端漲價,需求側下滑,這對整個空調行業來說,壓力巨大。尤其是針對價格敏感性消費群體,為了在漲價和銷量之中找到平衡點,空調企業不斷突破成本壓力,通過不斷升級產品來換取漲價空間,讓消費者花錢買到體驗。
空調行業更加注重附加功能
空調的核心功能是制冷、制熱,除了基礎的功能之外并沒有更多提升用戶體驗的技術。不過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時代的來臨,空調產品的功能、性能也變得更加強勁。自清潔、無風感、智能控制,再到如今的新風系統,可以看到空調在這方面的進步,空調產品的發展趨勢也從快速冷暖、節能省電,走向了健康、舒適。特別是以室內空氣舒適度為維度,正在成為空調產品技術創新的方向。
從空調到空氣,從關注冷暖到關注室內健康呼吸,這帶給空調行業新的發展空間和機會。也讓很多企業看到了室內空氣舒適度調節下的商業空間。因此,在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的當下,空調企業為了讓漲價更有誠意,不斷提高空調產品的這些附加功能,帶達到增加產品核心競爭力的策略,完成空調價格溢價能力。
隨著空調從冷暖調節向室內空氣健康舒適深呼吸的打造,這不只是進一步拓展空調產品的應用場所,也會為正野這樣的新入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空間。
空調行業更加注重環保節能
伴隨著“十四五”的到來以及“雙碳目標”的明確,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暖通空調產業也伴隨著新的經濟周期開啟新征程。特別是在空調新能效等級實施之后,空調產品變得更加節能環保。
到2022年,我國家用空調、多聯機等制冷產品的市場能效水平提升30%以上,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20%,實現年節電約1000億kWh。
到2030年,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%,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%以上,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40%以上,實現年節電4000億kWh左右。
現如今,不僅僅是家用空調市場,更不僅僅是中央空調領域,絕大多數家電企業及其產品,都把健康型產品作為了迭代創新升級的方向。而節能這一趨勢因為家用空調全新能效等級標準的實施,顯得更為直接而外在。
總的來看,空調行業在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的形勢下,空調更加注重附加價值,平衡漲價帶來的銷售緊縮的風險。加上新能效等級的到來以及“雙碳目標”的確立,空調行業也正在實現穩中蛻變。